您现在的位置是:新媒体资讯网 > 科技

鲁迅和郭沫若有着怎样的恩怨?

新媒体资讯网2025-04-05 08:05:39【科技】100人已围观

简介

在现代文学史上,鲁迅和郭沫若是进步文艺的两位旗手,两人有着很多相同的人生经历,两人应该成为情同手足的战友。可是二人交锋远胜过亲密的交往,甚至一度由论战升级到骂战。他们二人到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呢?我们还是顺着二人的一次次争锋,去探寻吧。

在现代文学史上,鲁迅和郭沫若是进步文艺的两位旗手,两人有着很多相同的人生经历,两人应该成为情同手足的战友。可是二人交锋远胜过亲密的交往,甚至一度由论战升级到骂战。他们二人到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呢?我们还是顺着二人的一次次争锋,去探寻吧。鲁迅一、《学灯》副刊之争。《学灯》副刊是上海《时事新报》的综合性学术副刊,也是“五四”时期具有重大影响的报纸副刊,它与《民国日报》副刊《觉悟》、《晨报》副刊,同被称为“新文化运动的三大副刊”。《学灯》副刊的编辑大多是“文学研究会”的成员,所以《学灯》副刊更像是“文学研究会”阵地。郭沫若1920年10月10日,《学灯》副刊刊登了四篇文章:第一篇是周作人翻译的日本小说,第二篇是鲁迅的《头发的故事》,第三篇是郭沫若的《棠棣之花》(第一幕),第四篇是茅盾译的爱尔兰作家的独幕剧。郭沫若对《学灯》的排版十分不满,就写信给《学灯》编辑,信中说,“翻译是媒婆,创作是处女,处女应该加以尊重,媒婆应当稍加遏抑”。他认为他和鲁迅是创作的文章,是 “处女”,周作人是翻译别人的东西,他不应排在周作人的译文后面。鲁迅不用说了,新文化运动的旗手,第一篇白话小说《狂人日记》,早就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上地位。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,更主要的,他是“文学研究会”创始人之一,《学灯》当然要把他的作品放在头版。郭沫若小于鲁迅11岁,他是文坛新秀,作品还常常被刊物退稿。他表面上是为其作品争版面,其实是为自己争在文坛上的地位。这是一位文坛新秀向主将发起的挑战。这封信公开发表后,立即引起了鲁迅等人的不满。鲁迅二、革命文学之争。1928年创造社、太阳社与鲁迅展开了一场关于“革命文学”论争。由于受到国内外“左”倾思潮的影响,创造社和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的过程中,把矛头指向鲁迅、茅盾、郁达夫等人,特别是将鲁迅作为主要批判对象。“创造社”成员冯乃超、成仿吾、李初梨等相继对鲁迅发难。郭沫若化名“杜荃”,在《创造月刊》发表《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》,抨击鲁迅是“封建余孽”、“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”,甚至骂鲁迅 “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(法西斯谛)!”谩骂加以人身攻击,连创造社的郁达夫都看不下去了,他认为创造社里郭沫若等人情绪化的行为,太令人失望,便模仿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,作了一首诗声援鲁迅:“醉眼朦胧上酒楼,呐喊彷徨两悠悠。蚍蜉撼树不自量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面对围攻,鲁迅曾以《“醉眼”中的朦胧》和《我的年纪气量和态度》等文章回应批评。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间,鲁迅和郭沫若同在上海,都是日本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朋友,二人经常出入内山书店,可二人竟未谋一面。二人似乎都在回避、躲闪,以避免不期而遇时的尴尬。鲁迅和许广平三、新旧婚姻之置评。鲁迅和郭沫若都有新和旧两段婚姻。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一个富裕家庭,父母作主为他娶了没有读过书的旧式女子张琼华。郭沫若反对这桩婚姻,结婚没几天,他就去外地读书了。从此,再未和张琼华走到一起。1913年,郭沫若到日本留学。在日本留学期间,郭沫若爱上了日本护士佐藤富子,两人在佐藤富子父母的坚决反对下生活在一起,共生育了五个孩子。后来,郭沫若独自回国,在一次活动中偶然遇到了漂亮又有才华的于立群。郭沫若立刻对于立群展开热烈追求并结婚了,之后生育了4个子女。鲁迅听说郭沫若的三段婚姻,针对其抛妻弃子的行为,在报纸上登了一篇讽刺文章。郭沫若知道后,非常气愤,他立刻给鲁迅写了一封信,骂鲁迅:衣冠禽兽。郭沫若认为,他与鲁迅都是抛妻再娶,自己只不过娶了日本女护士,而鲁迅娶的是自己的女学生,更加无耻。鲁迅更是不客气,1931年7月,发表《上海文艺之一瞥》,公开大骂郭沫若:才子加流氓。郭沫若和佐藤富子纵观鲁迅与郭沫若的争锋,可以说谈不上个人恩怨,更应看作思想的碰撞。(更多文史知识,请点击关注)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很赞哦!(5)

站长推荐